2022年11月13日晚,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尊志应邀在ladbrokes立博体育做题为《秦汉家庭的物质存储》的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由ladbrokes立博体育谢佳芮博士主持。
讲座伊始,刘尊志教授指出家庭作为国家和社会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以考古实物资料为参考,结合参考文献从七个方面对秦汉时期家庭的物质存储做了相关分析。首先,刘尊志教授从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和冷藏三种存储方式对食品存储进行了介绍。食品存储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保障,存储方式广泛多样,除了存储在传统的存储设施和器具中以外,也多根据食物特点采取不同加工方式以达到长期存放或食用的目的。同时,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推测陶寺文化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凌室等冷藏设施,秦汉时期一些具有等级地位或经济实力的家庭已经开始修建凌室。紧接着,刘尊志教授详细阐述了寝具、衣物及相关裁剪缝制工具的存放环境,为保证衣物不受潮并延长使用寿命,家庭普遍采用包袱存放的方式并进行定期晾晒。他认为,根据剪刀、尺锯、针等裁剪缝制工具的形体大小进行合理存放有利于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其后,刘尊志教授又围绕车、兵器、娱乐、照容和拄杖器具等进行深入的讲解,并指出车作为家庭的主要财产和重要物品,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乃至政治地位的象征意义。相关研究表明秦汉很多家庭都设有专门的武器存放处,“兰锜”在汉代是指放兵器的架子。接下来,刘尊志教授着重讲解了钱币存储的形式。他认为,根据甘肃、陕西等地窖藏中出土的龙纹铅饼上发现的外文文字,可以推测出前者作为一种媒介型货币被用于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临近讲座尾声,刘尊志教授对医药与化妆品、其他物品的存储方法、多种物品共同存储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他强调,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比较重视对生产工具的存放,他们在存放木质和铁质工具时,也会考虑损耗问题,多将其存放于室内。最后,刘尊志教授对秦汉时期家庭的物质存储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他指出多样的存储方式具有延长相关物品使用寿命、减少损耗、便于家庭使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庭院整洁等方面的功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家庭保障的相关内容。
刘尊志教授长期致力于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与物质文化的研究工作,学术成果颇丰。本场讲座他参考大量翔实的考古资料,讲解生动有趣,在学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对疫情时代的物质存储现实的关照意义,为ladbrokes立博体育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